故意杀人罪案件的有效预防 ——诸暨邻里纠纷引发的血案
来源:知乎 | | 时间:2024-04-10 10:31:20
清明节刚过,就发生了一则令人痛心的事件,浙江一名律师遇歹徒袭击身亡引发关注。4月8日,据浙江人地律师事务所发布的《讣告》:本所青年律师孙某同志于2024年4月6日遇歹徒袭击,于4月8日凌晨2时抢救无效,不幸逝世,终年34周岁。
我们的祖先造字水平真高,“尊”字因寸土不让,狂妄自大变成了“奠”。
邻里纠纷导致的故意杀人案件为数不少,影响巨大,特别是在农村,会引发家庭甚至宗族的对抗。
穷山恶水出刁民,农村是我们走出来的地方,也是忘不掉的根,勤劳善良是底色,但至今仍有许多恶习需要我们反思。嫉妒、仇富、小肚鸡肠、寸土不让、野蛮无理在朴素的农村更加明显,恶语相向,拳脚相踢,头破血流是直接的方式,还有造谣、逼人自尽的也不在少数。
人是社会群居动物,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,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矛盾,人必然有恶也有善,如何抑恶扬善,如何妥善解决矛盾是门社会科学。
《刑法》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,故意杀人的,处死刑、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;情节较轻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“保留死刑,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”是我国一贯的刑事政策。对因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引发的案件,要慎重适用死刑。所以,因邻里纠纷导致的故意杀人案件结局是两败俱伤。法律是最后一道防线,在触碰这道防线之前,我们能否有效预防或者减少这类悲剧的发生?
笔者对邻里纠纷的接触、思考希望对大家解决邻里纠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:
1、邻里要以和为贵,远亲不如近邻,这些话都耳熟能详。若邻居是好邻居,那好好相处即可,若邻居本色就是恶,实在没法相处,那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。现在交通这么方便,若在老家待不下去,那么将老家的墙砌好,门锁好,还是学孟母三迁,走去远方吧。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那么吸引年轻人的原因,在这里少了很多邻里矛盾。
2、一个人也不可能总是搬家,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,总会有邻居。与邻居相处还是要本着一颗善良宽容的心,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烦恼。比如,有的邻居就是喜欢占便宜,公共区域就是想占用,只要不要太过分,不要挡住出行、出门,无视即可;无视不了,也可以好好沟通,心平气和的说,尊重对方的说,别一说就是火冒三丈,那只能以失败告终。说什么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沟通的态度和语气,互相尊重才能和平相处。笔者的家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情,邻居家新建房屋占了笔者家一些土地,因为是旧房子后面,所以一直没有发现,等邻居家房屋建上来了才发现,肯定也不能让人家拆了。笔者的父亲真就是民间问题处理大师。首先,他有一颗大的善心,考虑到邻居家的实际情况,还有建房是喜事,他没有立即去说。其次,他和家人找了个合适的时机,跟邻居一起在现场心平气和的说了这个事情,对方也承认占了地,承诺说以后如果翻新老房子从别处匀些地过来给我们。所以,结局皆大欢喜。处理邻里矛盾真的是门大学问,处理过度邻里交恶,处理软弱自己愤懑,这个处理需要智慧。当然,平时的相处也很重要,之所以他们沟通的这么顺畅,是因为平时笔者的父母很会与人为善,街坊邻居哪家有红白喜事等都会去帮忙,过年帮人写对联,平时种的菜都会送给有需要的邻居等等。这次回老家,更加发现父亲的为人处事、与人为善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。
3、依靠双方的努力若不能解决纠纷,尽可能请宗族长老或双方认可的人居中调解,调解员的力量不容小觑。现在的诉前联调制度可能也是源于民间。
4、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,向更优秀的人群靠拢,也是有效减少邻里矛盾的办法。《管子·牧民》有云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这也是扎心的事实。这个池子的水太浑浊,靠自己的努力游到一个干净的池子里面去,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。改变别人太难了,改变自己就容易多了。
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希望普天之下的邻里乡亲能尽量和睦相处,少发生些因邻里矛盾导致的故意杀人罪案件。
肖源源律师:广东宝城(宝安)律师事务所律师,深圳市律协第十一届公益委委员,擅长领域为刑事辩护,联系电话:13631612812(微信同号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