肖源源律师刑事辩护网

您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律师文集 >> 正文

写给“太难了”的出借人

来源:原创 | | 时间:2021-01-12 14:17:29


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更新了两次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,可想而知有多少遇人不淑的出借人深陷民间借贷的泥潭,深受其苦。笔者身边有不少亲友、当事人也屡受困扰,所以一并给予解答。以下方法都是防范老赖型的借款人,实属无奈。

打官司最重要的是打证据,一定要将这个证据思维贯彻到具体的出借行为中。


一、关于借款人

1、把握与借款人的关系:是正儿八经的亲戚,还是八竿子打不着的?是人品过硬值得信赖的朋友,还是巧言令色骗财的?很多借款一去不回,很大原因就在于借款人。

2、借款人的家庭地址、工作单位这是最基本的信息一定要核实好,否则连文书送达都成问题,只能公告送达,时间为2个月。借款人有固定的家庭地址,稳定的工作单位风险相对较少。借款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,看看、想想再借。

3、借款人的身份信息一定要核实,身份证复印件一定要留存,否则等到起诉的时候连被告都确定不了。

4、借款人的婚姻登记信息,结婚还是离异。现在很多借款人只是一个空壳,房、钱、车都在借款人的前妻或者前夫那里,出借人根本不知道。


二、关于转账记录

1、能银行转账就银行转账,微信转账一定要核实是借款人本人的微信。有的借款人是拿非本人的微信改成自己的真实名字来借款,到时候财产保全也保全不到这个微信。

2、转账一定要备注:借款。否则被解释成投资款或者别的经济往来,出借人就只剩哭的份了。


三、关于借条或者聊天记录

1、借条一定要写清楚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姓名及身份证号,借款人借到多少钱,利息怎么约定,什么时候还款。这些都涉及到起诉时诉讼请求的本金、利息及逾期还款违约责任。

2、一般的微信记录可以作为借款的辅助证据提交,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越来越严格,对微信记录的证据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,微信号是否是借款人本人的身份证开具的这个很关键。


四、温馨提示

1、出借前先甄别好再决定是否出借。

2、不要拿养老或者买房的钱去出借。

3、出借金额尽量不要百万千万,这么大的金额完全可以找银行。

4、出借行为一定要保留好证据。

5、出借后家里不要吵架,不要闹得鸡犬不宁。

6、还款日期到期后尽早催促还款或者起诉,不要错过诉讼时效。

最后,希望出借人的行为是好人有好报,希望借款人能心怀感恩、早日还款。希望能少点民间借贷的纠纷,家庭、社会能多一份安定和谐。